曾昭耆,1928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市,1948年入党,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54年调到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工作至今。文化革命前曾多年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医生。80年代曾两次在联邦德国心脏病研究中心做研修工作,回国后编辑了介绍德国诊治冠心病的专著,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曾任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副总编、《德国医学》杂志及《当代医师》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宣传顾问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昭耆教授除发表过专业论著60余篇外,一贯关心医学保健知识传播,发表过科普文章200余篇,曾获全国医学科普著作一等奖及三等奖。他主编及撰写了《老年常见病咨询》、《中老年人心血管病知识》、《善待生命——专家谈中老年医疗保健》等科普著作,还多次在北京市及中央一些部委为老干部作老年保健知识讲座和开展医疗咨询,为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5年曾教授将他本人从前辈医学家那里学到的精髓、自己40多年工作的经验体会和带教年轻医生及研究生的心得加以系统概括,撰写成一本医师成才教育的专著《做一个好医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问世以来,已得到全国老、中、青医师们的普遍好评,《科技日报》1996年破例全文连载了该书,认为其对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卫生人力》杂志也正在转载此书。做一个好医生是对每个从事医疗工作的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要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好医生,并非易事,是要经过多年磨炼的。曾昭考教授40余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老年医学及心血管内科研究领域享有一定声誉。正如邓家栋教授在为《做一个好医生》做序时说:“曾昭耆医师自己是个好医生,同时又愿意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好医生”。近年曾教授从临床第一线退下来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年轻医生的全方位成才教育上,经常应邀到各地区、各医院讲学,呼吁加强医生素质教育和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可谓呕心沥血。
近年,曾老还颇关注医源性疾病与医源性问题,1997年秋季在《健康报》发表了“唤同行携手,减医源疾病”的系列文章。为此,我们特邀曾教授出席本刊承办的“首届全国医源性疾病与医源性问题学术研讨会”,曾教授在会上所做题为“医源性疾病的当代特点”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本期“专家论坛”同时刊载此文,以飨读者。
曾教授说:“临床诊疗工作是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个医生都是在秉承前辈教诲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通过充分阅读文献和其他学习方式逐步提高的。一个人无论他的精力有多旺盛,他一生能亲自诊疗的病人总是有限的。老医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应该继续为减轻病人疾苦做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带教下级医师。并通过授课等形式,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帮助年轻医师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医师,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提高。这样做,发挥的总体社会效益将大大超过自己一个人直接为病人诊治疾病的作用。”
一位已迈入古稀之年的老医生,还以这样的热情、这样的精力致力于临床医生的再教育事业,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我们每一个医生学习。
版权所有 卫生急救网网络实名:卫生急救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备案编号 琼ICP备202100693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椰城网警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