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汪如俊:催收的苦,你不懂

2023-03-16 23:28:00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皖当涂县八六医院


      做催收的时候,不是蜗居在办公隔间里,透过那长长的电话线,听尽世间百态,就是每天上门外访,碰到形形色色的“老赖”,看透世间百般无奈,这确实是一份苦活、累活、不好干而又必须干的活。“催收”二字,长期被流言缠身,也是最易被“妖魔化”的职业。其间辛酸,大抵只有催收员自己能体会。马鞍山八十六医院收费处负责人汪如俊、体检中心会计夏白露俩人,5个月前,就被医院推上了兼职负责医疗欠费“催收员”的岗位,截止到日前,她们已催收医疗欠费回款17万多元,受到医院领导和同事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一个弱女子,成了与“老赖”谈判的“女强人”。家住当涂县太白镇新桥镇的王某,2022年8月,在医院外科做结石手术后欠下4000多元住院费未付就跑了。汪如俊接手催收欠款工作后,先后给王某打了无数个电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某就是不听,以各种理由推脱。期间,汪如俊为此事还专门报过警处理,但王某就是不交钱,甘愿做一名令人不齿的“老赖”。直到不久前,情况出现了转机。一天,汪如俊正在核查住院收费帐目,突然脑海中闪现出一个熟悉的的名字。原来,王某因为交通事故再次住进了医院急诊科。汪如俊连忙赶到急诊科核实,发现这名患者正是欠费的王某。于是,汪如俊不厌其烦地多次跑到王某病床前做其思想工作,反复劝他要讲诚信,不能做一名失信的人,不能对不起救他生命的医生。最后,连王某的女婿都看不下去了,主动替王某交了这笔欠费。

      一个弱女子,成了苦口婆心的“调解人”。2022年12月,家住当涂县黄池镇长福村民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住进了医院骨一科救治。康复出院后,王某欠下6000多元医疗费不愿交,说自已没有钱了,让肇事方来交。主治医师和警察多次调解做其工作,双方始终谈不拢,医疗费就这么一直拖着没人付了。汪如俊接手后,先后多次打电话给王某、交通事故主要责任肇事人,以及警察和医生,全面了解事情原委,反复讲清道理,最后还组织四方责任人当面来院沟通处理,终于让王某和肇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及时支付了这笔欠费。

      一个弱女子,成了欠费人的“知心人”。2018年,家住马鞍山市花园村的芮某在骨科住院欠下800多元医疗费就出院走了。期间,主治医师多次打电话催收,芮某就是置之不理。汪如俊接手催收工作后,就联系上了芮某。刚开始,芮某抵触情绪很大,不是说自已没钱,这点小钱还值得你们催要吗?要么就说医生没治好她病……总之,以各种理由推脱。汪如俊就保持高度耐心,主动添加芮某为微信好友,平时视芮某为朋友,与她聊天沟通,关心问候。终于,芮某被王如俊真情感动了,最后她主动通过微信支付了这笔欠款。
      采访中,笔者发现汪如俊不仅工作思路清晰、工作经验丰富,而且说话谈吐也细心流畅,还真是一名称职合格的“催收员”。汪如俊也坦诚地对笔者说,刚开始做催收可能相对容易些,越往后工作肯定越难做。现在,医院医疗欠款达三百多万元,因此,她感到肩上责任很重,身上压力很大,她说现在每天睁眼就想着哪位欠款人还没还钱,谁的电话打不通,谁找不着人了,对欠款人比亲戚朋友还上心。谈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汪如俊笑着对笔者说,接下来针对难度较大的催款,准备摸索新方法,一人一帐,收集资料,实在沟通不好,就准备委托律师走法律途径解决。
      在催收的过程中,她也听遍了电话里的人情冷暖,在催收的路上,在与“各具特色”的“老赖”拉锯战中,她也就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的谈判好功夫。汪如俊说,在催收过程中,别人生气,我微笑;别人不理解,我微笑;别人咒骂,我依旧笑如春风,催收教会了我沉稳与包容,教会了我察言观色、沉稳应对;教会了我笑对生活,做个坚忍、真实和勇敢的人。只要尽自已最大能力为医院发展做贡献,我个人遭受再大的委屈,自已再辛苦劳累,我也开心快乐着。(伍传平)
      通联:皖当涂县八六医院 邮编:243100
      电话:13625552258

版权所有 卫生急救网网络实名:卫生急救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备案编号 琼ICP备202100693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椰城网警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